影片:廣州市
名片:
位於珠江出海口,緊鄰佛山、東莞、中山、惠州,隔海與深圳、珠海相望,都是廣東的精華區域。
別稱"穗"、"羊城"及"花城"等,為廣東省省會,也是華南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技、教育、交通中心樞紐,也是中國解放軍南部戰區指揮部所在。
面積7434平方公里,總人口約1500萬人(台北市面積271平方公里,總人口約265萬人...)。氣候自身感受與台灣差距不大,不過沒有地震。
當地語言為粵語廣州話(白話),普通話(國語)也通用。使用貨幣為人民幣,一張100元人民幣約等同440元新台幣。電壓220V(台灣110V)。時差同台灣。
港口為中國第五大、世界第八大港,是世界上唯一兩千多年來,長盛不衰的港口城市。
地標:廣州塔,尖頂高度600米,2010年落成,造價約4.5億美元,為世界第二高塔(僅次於東京晴空塔),是具有廣播電視發射和地標功能的電波塔。
世界級著名活動包括2010廣州亞運、國際商業展會廣交會等。
歷史:
廣州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古代廣州水網密布,河道在清代後建設才逐漸泯沒。
自兩晉開始廣州逐漸發展成對外貿易與交流的重要大港(遠離中原戰亂,僅曾落後泉州)。明朝和清朝中期都因政策,廣州成為唯一對外口岸,清朝乾隆時,也躍升當時世界第三大城(僅次於北京以及倫敦)。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,迫使簽訂南京條約,割讓香港給英國,才逐漸取代廣州。1858年,英法聯軍攻陷廣州,廣東巡撫投降,成為英法兩國的傀儡政府,並佔領沙面島長達80多年。
清末孫中山以廣州為據點,發起辛亥革命,包括黃花崗起義。1938年,日軍不到半個月即攻陷廣州,絕大部分平民逃至香港,1942年,香港發生糧荒,又約46萬人回廣州。1945年廣州光復,中華民國政府接收。1942年2月,國共內戰,國民政府遷都廣州,同年10月,解放軍入駐廣州。
1966年,文化大革命,廣州市內經濟癱瘓、古蹟遭毀,呈現混亂狀態。改革開放後,發展迅速,與上海、北京、深圳其名為中國一線城市。
交通:
公共交通建設發達,廣州市內有地鐵,路線總長度476公里(台北捷運總長度131公里、香港地鐵91公里、上海地鐵676公里、新加坡地鐵199公里);BRT;公車(公交,市區全面純電動車);無軌電車;有軌電車;水上巴士。
道路方面有內外環高架,高速公路發達,但由於車輛數過多,塞車是一大問題。市區內禁止摩托車通行。
機場擁有廣州白雲機場,兩個航廈。
鐵路擁有廣州站、廣州東站、廣州北站。
高鐵主要為廣州南站,路線:京廣(到北京)、廣深港(到香港)、貴廣(到貴州)、南廣(到南寧)、廣珠(到珠海)、武廣(到武漢)、廣佛肇城際鐵、廣九直通車(直達香港九龍)。
譯名:
清代後期,當地人稱廣州為省城,故直接譯作英文"Canton",廣東人、廣州人、廣東話的英文也就變成Cantonese,沿用至今。1957年北京政府出台漢語拼音後,將廣州英文也統一為"Guangzhou",不過傳統稱謂仍然部分保留,例如廣州白雲機場英文代號仍為CAN;廣交會英文為Canton Fair。
文化、物價、房價、經濟、旅遊等,
由於範圍較廣,時間不足,將分批介紹。
製作:
陳尼可。
參考:
網路、維基百科、部落格、youtube、google...
等各大媒體和資料網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