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中遠海運
籍貫:中國大陸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1,639,7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294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7.9%。
屬於國家直接管理的中國國企,於2016年將中國遠洋集團和中國海運集團整併成立,總部位於上海。
經營範圍廣泛,船隊眾多,包含貨櫃船隊、油輪船隊、乾貨特種船隊等,為亞洲第一大海運公司。
2.長榮海運
籍貫:台灣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989,6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187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4.8%。
成立於1968年,總部位於桃園蘆竹,為長榮集團的先驅,成立之初,僅以一艘船經營。1975年到1985年,高速發展,並多元化發展成長榮集團。
關係企業包含長榮航空、長榮航太科技、長榮警備保全、長榮桂冠酒店、立榮航空、長榮運輸等。
3.陽明海運
籍貫:台灣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576,3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100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2.8%。
總部位於基隆七堵,前身可以追溯至1873年在上海成立的輪船招商局,1972年台灣退出聯合國,為避免資產遭到整併,輪招局便轉投資成立陽明海運。
1995年合併母公司輪船招商局。
1996年官股比例降至50%以下,完成民營化。
4.東方海外
籍貫:香港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555,2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91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2.7%。
成立於1969年,總部設立於香港。
2018年,中國遠洋海運以63億美元收購東方海外大股東董氏家族擁有的68.7%股權,成為旗下子公司。
5.日本郵船
籍貫:日本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594,7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99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2.4%。
成立於1893年,為日本最大海運公司,與三菱集團為源流企業。
近年與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合股將貨櫃業務整併為一家航運公司,日本郵船佔股38%,其餘兩家各佔31%,總部設立於新加坡,於2018年開始聯盟合作。
6.商船三井
籍貫:日本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541,0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78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2.3%。
成立於1884年,總部位於東京都港區,與日本郵船、川崎汽船並列日本三大海運公司,1999年合併當時日本第四大海運公司Navix line。
不同於歐洲快桅以貨櫃船為主,商船三井的船隻種類多元,包括乾散貨船以及汽車滾裝船等。
7.現代商船
籍貫:韓國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469,0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68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2.3%。
Hmm,成立於1976年,總部位於韓國首爾,為韓國海運命脈,不只運送出口貨物,還運送原油、礦物甚至戰略物資。尤其韓進海運於2017年結束營業,更是主導整個南韓海運。
8.川崎汽船
籍貫:日本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362,8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62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1.8%。
成立於1919年,總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,為日本第三大海運公司。
9.太平船務
籍貫:新加坡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353,6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134艘。全球市佔率:1.7%。
成立於1967年,總部位於新加坡,為東南亞最大的海運公司,主要航線為東南亞、印度、中東,部分有澳洲航線。
10.萬海航運
籍貫:台灣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223,2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87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1.1%。
成立於1965年,初期以從事台灣、日本、東南亞之間的原木運輸。
與長榮海運、陽明海運合資籌組公司經營台北港貨櫃碼頭。
雖近年陸續開闢遠洋航線,但仍以經營亞洲市場線為主。
關係單位包括士林紙業、泰安產物保險、晶元光電、八仙樂園、萬海慈善基金會等。
11.X-Press Feeders
籍貫:新加坡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151,3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90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0.7%。
12.高麗海運
籍貫:韓國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125,9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61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0.6%。
成立於1954年,總部位於韓國首爾,目前以亞洲航線為主。
13.海豐國際
籍貫:中國大陸。標準櫃裝運能力:約100,000個。貨櫃船數量:約77艘。全球市佔率:約0.5%。
成立於1991年,母公司位於山東,目前以東亞近洋航線為主。
1.中國遠洋海運
2.台灣長榮海運
3.台灣陽明海運
4.香港東方海外
5.日本郵船
6.日本商船三井
7.韓國現代商船
8.日本川崎商船
9.新加坡太平船務
10.台灣萬海航運
11.新加坡X-Press Feeders
12.韓國高麗海運
13.中國海豐國際